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3:55    次浏览
三峡晚报讯 河北沧州学过武艺回宜后,他成立拳击队免费授徒多年来,带出了十多个全国冠军。。 三峡晚报讯河北沧州学过武艺回宜后,他成立拳击队免费授徒多年来,带出了十多个全国冠军。。19日,在城区环城北路附近一处拳击室,胡群在指导实战练习中的拳手们。本报记者朱敏摄从一名部队工程兵到专业拳击教练,家住城区环城北路社区、58岁的胡群,将拳击运动当成了一生的最爱。一段年少时的“下乡”经历让他成为拳击高手,此后他走到哪儿教到哪儿,30多年来收徒近千人,更是带出10多个全国职业拳击赛冠军。“下乡”遇恩师学一身武艺胡群出生在苏州,幼年在太原度过。上小学时正值文化大革命,由于父母是“走资派”,年幼的他在外经常受人欺负。“如果学会一身武艺,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尊严,还能保护家人。”12岁那年,渴望习武的念头就在胡群心中扎了根。16岁时,他“下乡”来到武术之乡河北沧州,在那里遇到了恩师陈凤奇。年近7旬的陈凤奇曾是南京国术馆的教练,也是“燕青拳”的传人。在胡群的记忆里,陈凤奇十分神秘,白天他是一位普通农民,晚上就在自家院里练拳,那会儿,胡群总躲在陈凤奇的院子外偷偷跟着比划。不久后,陈凤奇将这个刻苦的少年收为弟子。“这孩子话不多,却很勤奋,将来一定有出息。”陈凤奇这样评价胡群。由于白天要做农活,还要学习文化知识,胡群只有晚上9点到12点才有时间学拳。“那时候我年纪小,每天却要扛40斤重的麻袋,干完农活明明已经累的不行,可一想到要和陈老师学拳就激动的不得了。”胡群回忆:“练完3个小时后回屋睡觉,满脑子都是各种招式。”从扎马步、打沙袋到踢、打、拿、摔,再到刀、剑、棍、棒,持续4年不间断的学习,胡群成为陈凤奇众多弟子中拳术最高超的弟子。4年光阴一晃而过,胡群的“下乡”生活也随之结束,虽然有很多不舍,却也不得不和恩师道别。在国家化工部下属企业当了多年的焊接工,1985年,胡群分配到宜昌,成为部队里一名工程兵,也在西陵区得胜街安了家。在宜安家成立“滨江拳击队”在宜昌安家后,胡群和恩师陈凤奇一样,白天工作,晚上在院子里坚持习武。渐渐的,街坊邻里、同事朋友得知他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武术高手,纷纷拜他为师。久而久之,胡群所住的小院已经站不下这么多人,他便将练拳的地点改在献福路路口的江边。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,他都会准时出现在那里。男女老少皆有,胡群带领的这支“滨江拳击队”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美国人汤姆是宜昌一所小学的外教,已61岁。5年前,汤姆在江边散步看到正在教拳的胡群,被胡群的拳法所吸引。虽然是“外国佬”,但汤姆的中文却说的非常溜,当场就拜胡群为师,一直坚持到现在。汤姆介绍,自己平常工作忙,只有周末才有空到江边练习。5年坚持下来,已经从“菜鸟”变成了“半个内行”,“我现在身体状况很不错,这和长期习武锻炼分不开。” 25岁的女徒弟张秋月也算是一个“传奇人物”。几年前,张秋月还是三峡大学的毕业生,在学长的介绍下她也成为滨江拳击队的一员。本是抱着强身健体的目的学拳击,可就连她自己也没想到,这段经历竟会影响到自己的就业。作为毕业生,张秋月在校园内参加各大用人单位的应聘,对于南方电网公司,她跃跃欲试。“我们只招男生,刚进公司需要做一些基层工作,体力活儿女孩子吃不消。”张秋月得到这样的回答。“谁说女子不如男,我学过拳击,体力不会比男生差。”张秋月请求用人公司给她一个机会。经过一番体能测试,张秋月打动了考官,成为破格录取的唯一一位女员工。租地下室成立拳击俱乐部去年,“滨江拳击队”迎来“春天”,在胡群的努力下,大伙有了属于自己的室内拳击训练场,拳击队也随之升级为“滨江拳击俱乐部”。这一转机还得从胡群和他的邻居李旭刚说起。1990年,两人作为邻居初识。一个是房地产开发商,一个是拳击发烧友,两人在各自的领域奋斗着。那时胡群刚刚去上海体育学院进修回来,顺利拿到了拳击教练资格证,业余时间全都投入到了拳击事业中,胡群的努力深深感染着李旭刚。2014年,早已搬家的李旭刚打电话给胡群,表示想将环城北路18号金安奥园小区地下室改造成拳击训练室。“180平米大的地盘,老李只算我每个月1300元的租金,我开心的不得了。”胡群欣喜不已。这个地下拳击馆不仅是胡群退休后每天必来的地方,更是一些外地学员的家。白天练拳,晚上就在这里打地铺睡觉,23岁的小伙子马海彬就是其中一个。由于酷爱拳击运动,马海彬远离家乡到深圳打工挣学费,揣着几万元学费,却在上海被骗了个精光。去年,在湖南株洲举行的一次拳击赛上,马海彬被胡群学生的拳术吸引,当时就拜胡群为师。为了跟胡群学拳,马海彬来到宜昌“安家”。白天他是东门一家超市的保安,晚上刻苦练拳。经过胡群的指导,马海彬在半年内就夺得在2014国际职业拳击联赛52kg冠军。“胡老师教我这么久一分钱都没收。如果不是遇到他,不知道还要走多少弯路。”马海彬感叹。在得胜街一带,胡群的美名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。“早就听闻东门一家超市的保安身手矫健,多次逮住小偷,没想到是胡群的学生。”环城北路社区社工告诉记者:“现在辖区很多家长都想把孩子送到胡群那儿学拳。”教出全国冠军,外省拳击队来拜师除了马海彬外,胡群一共教出13位全国冠军:2013年4月,学生杨小龙获得首届“泰山杯”国际武术邀请赛散打60kg冠军;2014年4月,胡群带领学生朱立、张世林等征战首届中国职业拳击排名赛,取得全胜战绩;今年1月,学生谭征远赴老挝,挑战WBC超轻量级亚洲拳王金腰带……胡群带队取得的骄人战绩引起中国拳击界的关注,湖南省拳击队负责人专程来到宜昌,只为邀请胡群担任省队教练。胡群虽接受了湖南拳击队的邀请,但他现在的主要精力仍在“滨江拳击俱乐部”,和妻子仍居住在得胜街。由于全身心投入到拳击事业,他能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,“女儿出嫁到广州,家人对我很支持。”如今,跟随胡群学拳的不少学生也已成为教练在教徒,但胡群却坚持自己的准则—免费教拳,就连在宜昌市体委授课也都是义务教学。他告诉记者,自己有退休工资,不需要靠教人拳击赚钱。“年少时恩师教我学拳从不谈学费,我练拳是因为喜欢,而不是为了赚钱。”胡群说:“诱惑一多,人就无法保持自己的初衷,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学拳的队伍,就是我最大的收获。”记者房晓芸 通讯员吴远荣胡群在指导拳手实战练习。记者朱敏 摄胡群现在还坚持练拳。